一、热电阻校准
热电阻校准是实时荧光定量分析仪校准的第一步,目的是保证仪器的耐热性符合要求。
校准物质:引入热阻校准物质,通常是水样。
校准步骤:设定分析仪的控制程序,逐渐升高然后降低温度,以获得完整的温度-时间曲线。将实时荧光信号与温度曲线进行校准和比较,以确保信号的准确性和一致性。
二、相对荧光强度校准
相对荧光强度校准旨在校准实时荧光定量分析仪的荧光检测器。
校准物质:引入荧光校准标准物质,通常是荧光强度已知的DNA模板。
校准步骤:设置分析仪的控制程序,检测荧光信号。通过使用具有已知浓度的标准来构建标准曲线,以确定荧光信号和目标物质浓度之间的关系。标准曲线可以用于定量分析实时荧光信号。

三、CT值校准
CT值校准是判断实时荧光定量分析仪扩增效率和灵敏度的关键步骤。
校准物质:准备所需的DNA模板,确保初始浓度能够覆盖检测灵敏度范围。
校准步骤:将DNA模板导入分析仪进行扩增反应。通过计算CT值(循环阈值)确定扩增曲线的准确性和灵敏度。分析CT值与模板浓度的线性关系,保证PCR扩增结果的准确性。
四、其他校准注意事项
标准荧光物质的选择:标准荧光物质应具有已知的荧光特性,能够为后续的实验提供可靠的参考。常用的标准荧光物质包括荧光素、罗丹明等。
标准溶液的制备:将标准荧光物质溶解在适当的溶剂中,制备出一系列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。确保溶液的浓度范围覆盖实验样品的预期浓度范围。
测量标准曲线:使用荧光亮度定量数据分析仪测量标准溶液的荧光强度,绘制荧光强度与浓度的标准曲线。
五、校准后的验证与应用
验证校准效果:通过重复实验和对比实验验证校准效果,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。
应用校准结果:将校准结果应用于实际的荧光定量分析中,提高检测精度和准确性。
通过热电阻校准、相对荧光强度校准、CT值校准以及选择合适的标准荧光物质和制备标准溶液等步骤,可以显著提高实时荧光定量分析仪的检测精度。同时,定期的校准和维护也是保持仪器长期稳定运行和准确测量的关键。